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以下内容来自于驭爷16型人格训练营[INTP与INTJ类型判断]内容公开课。

1、J和P的差异
16型人格(MBTI)中的“生活态度”主要指的是:个体对外表现出来的核心行为特征。
Intp常常富有开放性、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热衷于随性探索而非按日程表活着,因此被称为感知型人格(P);intj则常常野心勃勃、专注、自律且有持续行动力,被称为计划型人(J)。
因此,第四个字母J和P对内向型人(ixxx)而言,只描述了辅助功能、手段,或喜欢凭借的方式,忽略了第一功能的核心目的、核心信念或心灵国王。即,ixxp型人本质上是判断型人,ixxj型人本质上是感知型人,第一功能分别是判断和感知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在判断功能顺序时ixxp的第一功能是内向判断、ixxj则内向感知的核心原因。
2、intp的判断型人格
考虑各种可能性,只是intp服务于主导功能Ti分析的主要手段(Ne);擅长规划和执行,只是intj实现主导功能Ni愿景的核心方式(Te)。因此,intp习惯性使用Ti判断,本能地质疑任何事物的合理性;intj习惯性使用Ni感知,本能地想要挖掘自己确信的本质并展望未来。
即,除了观察外在行为表现,还需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根本态度。
在类型判断的过程中,不论咨询还是日常交流场景,你所说的任何内容都可能被intp认为是判断(当成你思考之后的观点和结论),他们会从不同角度(Ne)提出质疑(Ti)、或者说对你说的话进行全面(Ne)地分析(Ti),哪怕与咨询目标无关、他们甚至为此常常牺牲咨询进度与你展开全面探讨;这一点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全面分析之后才做决定”、看起来犹豫不决的决策风格一致,咨询或谈话中的任何环节都尽可能力求合理,才能更好地进入下一个环节(若是忽略这一点,你可能在第二个环节结束后才发现他们还在上一个环节分析着否合理)。
这些表现都是intp习惯性使用判断功能进行分析、思考的体现。
因此,若你是感知功能主导者,那么在与intp交流或咨询过程中,你很容易感受到他们对你习惯性展开的判断,同时你需要警惕可能因此而感到烦躁、没有耐心或容易引发冲突。因为你不难感受到与他们交流是很危险的事,他们很容易对你说的任何话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需要警惕你所说的任何话是自己经过思考、能代表自己思想和核心立场的观点。
即,你被迫不得不使用判断过程与他们相处,并可能因此而感到消耗(特别是enxp、inxj型咨询师)。
3、intj的感知型人格
也因此,intp型人需要深刻意识到、咨询师需要强调和刻画并帮助intp意识到“建造者”才能的根本内涵,正是在于先天擅长质疑并本能地分析任何事物的合理性、习惯性使用Ti判断过程解构和重新建造逻辑模型,而且他们无比满足于该过程的天赋特质。如此,才得出了建造者、逻辑学家是天职的结论。
对intj而言,他们非常明显地表现得不像intp一样凡事本能地进行判断、分析。
即便只是简单地闲聊、日常交际的场合,intp都习惯性判断并找出其中的逻辑漏洞而容易被称为是“杠精”;但相较于此,intj通常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倾向于不关注与目标、愿景无关的任何事物。即,intj很少对身边与目标无关的别人的行为、思维、观点或热点进行判断、思考或评价。并非intj控制自己不去判断,而是他们倾向于通常没有兴趣像intp那样凡事本能地进行判断的倾向性,不论在外在的言谈中还是在内在心里;通常是别人向intj提问他们的看法时,才下意识地使用判断过程。
因此,也可以说intp是外在感知型(P)、intj是外在判断型(J),JP描述的是二者作为内向型人的外在言谈举止表现;但第一功能、内在核心信念却刚好相反,前者是思维判断型(Ti型人)、后者为直觉感知型(Ni型人)。
至此,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咨询过程中,核心要观察和评估的内容是个体所展现出来的根本态度,以及不难理解为什么“态度”是类型判断的根本依据。
举例:
intp倾向于分析(判断)你在咨询过程中所说的任何内容是否合理,而intj倾向于只对跟他们的目标有关系的内容感兴趣;intp倾向于分析你说的所有的话,intj倾向于只分析你说的话中与咨询目标相关那部分,其余的话他们往往显得毫无兴趣。当然,intj也会使用Ti与你争论甚至诡辩,但通常发生在他们的观点受到质疑时。
在生活中的体现则是,intp享受几乎任何争论、辩论、讨论等逻辑体操活动,任何人稍不留神就被intp给判断;intj则是专注于围绕某个目标探索相关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主题探索,直到发现与目标相关的方式、方法时,才下意识地进入判断过程、对其进行全方位分析判断,并将其规划成行动方案。
最后,对于辅助功能,需重点理解“辅助”的内涵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比如,intj外向判断(Te)的控制欲、擅长计划和执行主要为第一功能核心愿景而服务,对与愿景无关的内容无意控制。即,intj要将更多的时间节约出来,充分用于第一功能Ni寻找真相、畅想未来的感知过程;不像第一功能是外向判断型的enfj、estj那样倾向于随时随地渴望影响或控制身边的人事物,也不像第一功能是内向判断型的intp、infp那样倾向于随时随地地质疑和敏感。
4、愿景型和探索型人格差异
INTJ是愿景型人格,专注于长期愿景持续努力是他们的本性需求;INTP是探索型人格,随性而自由地尝试任何感兴趣的事物,是他们的本性需要。
具体而言:
在16型人格中,INTJ是最具长期主义精神的人格。
准确讲,INTJ依赖长期愿景而活、嗜愿景如命,越是目标明确他们越充满干劲、富有热情和行动力;若没有明确的长期发展目标,那么INTJ可能不愿意付出哪怕一丁点的行动。总之,INTJ的生命力来源于对未来的预测和洞察,他们的深度思考和所做的最大努力,就在于:总是试图从眼前混沌的局势中,萃取出关键性变量,再结合自我需求进行高度战略性思考,最终确立长期发展目标,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向其逼近。
对大部分INTP而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拓展认知边界、不断对未知进行探索。
因此,针对INTJ为了效益最大化而故意舍弃“小分题”、并谓之“抓大放小”的做事风格,INTP容易秉持批判的态度,因为INTJ所谓的重点也只是用对目标的贡献进行的界定,因此在INTP看来是极其不严谨的,他们认为任何逻辑漏洞都会成为建造系统模型的阻碍。
即,INTJ追求的和认为的重点是迅速掌控、左右局势,INTP认为的重点则是全面了解、严谨分析和系统构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而态度的背后反映的是他们截然不同的本性需求。
如此,当我们学会从本性需求、人生态度入手时,类型的判断将变得更加轻松且准确。比如,INTP和INTJ都会充满行动力、富有计划性,但二者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截然不同,INTJ通常是拥抱、需要和满足于此的态度,INTP则往往是快到截止期限、项目至关重要而不得不的被动态度。
- 作者:BH
- 链接:https://zxutils.com/article/518d29da-4b67-47eb-a6ce-920a79e9b5c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